宝鸡文理学院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22版)
一级学科名称 |
机械工程 |
一级学科代码 |
0802 |
二级学科名称 |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080201) |
二级学科名称 |
机械设计及理论 (080202) |
二级学科名称 |
机械电子工程 (080203) |
培养单位名称 |
机械工程学院 |
一、学科简介
机械工程学科建于1958年,是我校重点建设的特色优势学科。本学科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及机械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覆盖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3个二级学科,和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制造与评估一个特色学科方向。
本学科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区域影响力大、年富力强的师资队伍。现有成员71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39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28人),拥有博士学位30人。学科成员中拥有陕西省人才等省级荣誉称号30多人次,获得“科学家+工程师”团队3个,6人次获国家支持赴国外进行访学交流。
本学科拥有陕西省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先进制造与评估省市共建重点实验室、陕西省机械工程虚拟仿真实验示范中心、陕西众创空间孵化基地3个省级平台;宝鸡市机器人试验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市级平台;精密制造与特种加工研究中心、高端装备美学研究所2个校级平台。
近五年来,学科成员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项目60余项及横向课题150余项,科研经费近1600万元;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检索80多篇,授权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专利等190余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10余项。
经过多年建设,本学科已成为宝鸡及周边地区培养机械工程领域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和服务宝鸡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一支重要支撑力量。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从事与机械工程领域相关的科学研究、技术研发、教学、管理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以便更好的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本学科培养的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应达到以下目标:
1.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道德品质好,立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 具备坚实学科基础理论和较宽的专业知识,熟悉本学科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3. 具备较强理论分析、试验研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能力,能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4. 具备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善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5. 掌握一门外国语言,能熟练地进行专业文献的阅读和写作。
三、研究方向
本学科围绕宝鸡地区钛、石油、传感器、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领域技术难题,形成了机械、电子、材料、工业设计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研究特色。
先进制造及装备
围绕机械装备制造领域的发展和需求,研究数字化制造、网络化制造、先进材料制造、特种新工艺、机器人、增材制造等先进制造技术及装备。
现代检测技术与智能仪器
结合传感、微电子、信号处理等技术,研究机械设备的智能传感与检测技术系统、开发新型智能仪器和设备。
复杂机电系统监测与控制
结合机电控制和监测理论,研究机电设备运行状态监测及其控制技术,实现机电系统可靠性运行与性能优化。
机械设计(工业设计)
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虚拟现实等前沿的创新设计技术,开展产品创新设计、数字化工业设计方法、人机工效理论和实践与新产品研发等领域的研究。
机电装备设计理论与方法
结合现代设计理论及方法,进行机械零部件创新设计,研究机电系统动态设计与振动/噪声控制、智能机械与计算机仿真技术,开发新型机械传动、检测装置。
四、培养方式
实行导师负责制。
导师全面关心硕士研究生的成长,既教书又育人。同时负责硕士研究生学风和学术道德教育、制订和调整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组织开题、中期检查、学位论文撰写及答辩等工作。
在培养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又要特别注重硕士研究生自学、独立工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五、学制和学习年限
学制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
六、学分要求
实行学分制。总学分必须³32学分,其中课程学习³29学分,实践活动³3学分。
课程学习
课程分为学位和非学位2部分。
1. 学位课程³22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³7学分,学科基础课³9学分,专业主干课³6学分。
2. 非学位课程(专业方向课)³7学分。其中《学术道德与论文写作》为必选。
(二) 必修环节
包括“学术活动”及“科研与实践活动”2部分。其中,学术活动1学分、实践活动2学分。
课程设置
(一)公共基础课(7学分)
课程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考核方式 |
开课学期 |
开课学院 |
备注 |
公共基础课 |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
010000000101 |
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与实践 |
36 |
2 |
考查 |
1 |
马克思主 义学院 |
必修 |
010000000103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8 |
1 |
考查 |
1 |
必修 |
外语 |
050000000101 |
综合英语I |
54 |
3 |
考试 |
1 |
外国语学院 |
必修 |
050000000102 |
综合英语II |
考试 |
1 |
必修 |
050000000103 |
听说英语 |
18 |
1 |
考试 |
1 |
必修 |
(二)学科基础课(9学分)
课程 类别 |
学科 方向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考核 方式 |
开课 学期 |
开课 学院 |
备注 |
学科基础课 |
1,2,3 |
140802001101 |
数值分析方法 |
54 |
3 |
考试 |
1 |
机械工程学院 |
必修 |
140802001102 |
矩阵论 |
36 |
2 |
考试 |
1 |
必修 |
140802001103 |
现代机械设计 理论与方法 |
36 |
2 |
考试 |
1 |
必修 |
140802001104 |
现代加工技术 |
36 |
2 |
考试 |
1 |
必修 |
(三)专业主干课(6学分)
课程类别 |
学科 方向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考核方式 |
开课学期 |
开课 学院 |
备注 |
专业主干课 |
1,2,3 |
140802001112 |
工业工程理论与方法 |
36 |
2 |
考查/考试 |
2 |
机械工程学院 |
根据研究方向限选3门 |
1,2 |
140802001105 |
增材制造技术及应用 |
36 |
2 |
考查/考试 |
2 |
2,3 |
140802001107 |
高等机构学 |
36 |
2 |
考查/考试 |
2 |
2,3 |
140802001108 |
机械振动学 |
36 |
2 |
考查/考试 |
2 |
1 |
140802001109 |
金属物理学 |
36 |
2 |
考查/考试 |
2 |
1 |
140802001110 |
塑性变形原理 |
36 |
2 |
考查/考试 |
2 |
2 |
140802001113 |
用户研究与交互设计 |
36 |
2 |
考查/考试 |
2 |
2 |
140802001114 |
人因工效学 |
36 |
2 |
考查/考试 |
2 |
3 |
140802001106 |
机器人技术及应用 |
36 |
2 |
考查/考试 |
2 |
3 |
140802001111 |
智能优化算法及其应用 |
36 |
2 |
考查/考试 |
2 |
(四)专业方向课(7学分)
课程类别 |
学科 方向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考核方式 |
开课学期 |
开课学院 |
备注 |
专业方向课 |
1,2,3 |
140802001115 |
学术道德与论文写作 |
18 |
1 |
考查/考试 |
1 |
机械工程学院 |
必修 |
1,2,3 |
140802001204 |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
36 |
2 |
考查/考试 |
2 |
根据研究方向限选3门 |
1,2,3 |
140802001210 |
知识产权与信息检索 |
18 |
1 |
考查/考试 |
2 |
1,2,3 |
140802001211 |
工程伦理学 |
18 |
1 |
考查/考试 |
2 |
1 |
140802001209 |
摩擦学与润滑技术 |
36 |
2 |
考查/考试 |
2 |
1 |
140802001201 |
机械故障诊断学 |
36 |
2 |
考查/考试 |
2 |
1 |
140802001206 |
机械可靠性设计 |
36 |
2 |
考查/考试 |
2 |
2 |
140802001212 |
设计心理与用户研究 |
36 |
2 |
考查/考试 |
2 |
2 |
140802001213 |
数智化产品设计专题 |
36 |
2 |
考查/考试 |
2 |
2 |
140802001202 |
机械系统动力学 |
36 |
2 |
考查/考试 |
2 |
2 |
140802001205 |
机械优化设计 |
36 |
2 |
考查/考试 |
2 |
3 |
140802001207 |
现代信号分析与处理 |
36 |
2 |
考查/考试 |
2 |
3 |
140802001203 |
测控技术 |
36 |
2 |
考查/考试 |
2 |
3 |
140802001208 |
现代数控技术 |
36 |
2 |
考查/考试 |
2 |
注:对培养方案确定的课程,应编写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应包括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要求、预修课程、考核方式、参考书目等。
八、必修环节
除完成培养方案中所规定的课程外,还应参与科研、学术与社会活动等实践必修环节,原则上应在两学年内完成考核。
(一)学术活动(1学分)
1.硕士研究生须参加导师定期组织的研究例会,汇报研究进展,开展学术讨论,至少每月一次。
2.硕士研究生至少参加10次学术讲座或学术沙龙,学术讲座不局限专业学术交流,还包括工程伦理、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知识产权、创新创业指导等内容。
3.硕士研究生应在一定范围内作一次学术报告。
备注:同时达到上述要求者,取得1个学分。
(二)科研与实践活动(2学分)
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必须进行科研课题研究与实践活动(教学实践、生产实践、科研实践、社会实践等)。结束后撰写《机械工程学院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科研与实践活动报告书》,经导师审核后,提交培养单位存档。
备注:合格者取得2学分。
九、开题报告与中期考核
开题报告
硕士研究生入学后在导师指导下,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学科现状和动态,确定课题方向,完成论文选题。按照校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开题一般应在第三学期末完成。开题由学院统一组织安排,所在学科负责具体实施。
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一般在第四学期完成。主要内容为:论文工作是否按开题报告预定的内容及进度进行;已完成的研究内容及结果;目前存在的或预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论文按时完成的可能性等。全面考核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考核课程学习、专业实践、论文开题、中期检查等环节的完成情况及其科研创新能力。
考核通过者,进入下一阶段学习;不通过者,可以申请再次考核;再次考核不通过者,予以分流处理。
十、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对硕士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能否获得硕士学位的重要依据之一。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研究生独立完成,论文内容应以实验、理论计算和调查的材料为主,对所研究的课题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时间一般不少于1年。具体要求如下:
1.学位论文选题必须着重选择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或理论意义的课题,要充分考虑实验的各种条件、课题工作量与难易程度。
2.学位论文进度检查按照中期考核要求进行。
3.学位论文的送审、答辩安排在第六学期。
十一、获得学位应达到的科研创新能力要求
为培养学生学术志趣、科学精神和学术能力,硕士研究生除修满规定学分外,且须满足下列要求之一:
1.以第一作者(导师为通讯作者),或者第二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公开发表与研究课题相关的学术论文或高水平会议论文(需做会议口头报告)1篇;
2.以排名前3的身份申请1项发明专利且须实质性审查生效,或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或授权软件著作权1项;
3.以排名前3的身份在校级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大赛、专业技能大赛上获奖,或作为团队成员参加省级及以上研究生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大赛、专业技能大赛等活动;
4.出版论著1部(含参编,排名前3);
5.获得厅局级及以上奖励;
6.具有其他重要贡献的科研成果,需经院、校学术委员会审核;
7.论文及专利所属第一单位需为“宝鸡文理学院”且署名中须有导师参加。
十二、学位论文评审、答辩与学位授予
学位论文的评审、答辩以及硕士学位授予等按《宝鸡文理学院研究生论文开题及评审规定》、《宝鸡文理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修订)》(宝文理院研字[2020]2号)等相关文件要求进行。
备注:在申请答辩之前,需修满所要求的学分
十三、其它
本培养方案从2023级研究生开始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