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10月14日,由西安航空学院、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特种加工分会主办的航空智能制造技术与应用学术论坛在中国航空城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召开。会议以“航空智能制造,助力低空经济腾飞”为主题,汇聚行业专家、产业链核心企业、央企用户单位、行业学协会、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代表,聚焦智能制造在航空产业、特别是低空经济装备制造中的应用,围绕智能制造关键技术、产业生态构建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机械工程学院院长、陕西省机器人关...
14
为精准对接优质生源,助力考生清晰规划报考方向,10月13日,宝鸡文理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主管研究生工作副院长李旭波前往西安航空学院,开展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题宣讲。宣讲会上,李旭波副院长以“解读学院优势,明晰报考路径”为核心主线,系统从学院基本概况、科研平台建设、学科特色方向、导师团队实力四个维度展开介绍;重点通过数据对比的方式,客观呈现学院历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报录比例及毕业生就业去向,既直观展...
10
10月9日上午,机械工程学院在石鼓校区主教楼413召开202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动员部署会。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鲁海涛主持。会上,与会人员集体学习了中省及学校关于202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部署会会议精神,并就学院202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了安排。学院班子成员分别就当前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工作意见和建设。学院院长高晓龙指出,要持续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紧密结合学院在机械工程领域的学科优势,主动对接行业优质企业...
30
在双节来临之际,9月30日下午,机械工程学院在石鼓校区主教楼413召开退役大学生士兵慰问座谈会。学院党委书记鲁海涛、全体辅导员与全体退役大学生士兵欢聚一堂,共迎佳节。会议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席璇方主持。会上,退役大学生士兵代表苏岩、代良分别作了发言。他们分别回顾了在部队服役期间的难忘经历与成长感悟,并纷纷表示,会主动发挥退役军人的榜样作用,带动身边同学共同营造勤学善思的学风,用实际行动续写“退伍不褪色” ...
24
9月20日至22日,我校与西南林业大学共同主办的2025数智制造及先进装备国际学术会议在云南昆明召开。会议以“数智赋能,新质未来”为主题,汇聚了来自中国、美国、印度等360余名国内外专家及青年学者。本次会议以推动数智化绿色技术的国际合作与应用落地为主旨,助力制造业实现从“数字转型”到“绿色跃迁”的升级,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助推制造业向智能、绿色、低碳、高效的新质未来迈进。我校研究生院院长王肖烨教授任大会共...
23
9月23日上午,学院党委在主教楼413室召开党建工作专题会议,总结学院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情况,对巩固学习教育成果、强化作风建设、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进行部署安排。学院党政领导、科级干部参加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鲁海涛主持。 会议指出,学习教育启动以来,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上级党组织部署要求,结合理工科学科专业特色,分类提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
22
为落实“早谋划、早动员、早对接”就业前置策略,机械工程学院近期多举措并行,扎实推动202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为学生抢抓就业机遇保驾护航。 聚焦形势研判,强化责任担当。6月底,学院召开202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启动会,建立领导班子成员、系主任、研究生导师、辅导员、班主任全员参与、分级包联工作模式,分解全年就业工作任务。同时,针对2026届毕业生“升学意愿增强”“就业地域集中”等特点,按需分类建立“考研深造、考公...
20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9月20日上午,机械工程学院在石鼓校区2号报告厅举行2025级本科新生开学典礼。学院党委书记鲁海涛,院长高晓龙,副院长王玮出席开学典礼。开学典礼由党委副书记席璇方主持。开学典礼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高晓龙在致辞中,对学生提出了五点期望:一要“立大志”,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制造业升级等时代发展大局;二要“勤探索”,重视实践、敢于试错,在实干中锤炼过硬本领;三要“善学习”,保持终身求...
19
为积极响应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号召,深入落实“两性一度”(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课堂教学标准,全面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与课堂教学质量,2025年9月中旬各系分别组织开展“两性一度”课堂教学教研活动。以各系为单位,教师们围绕“两性一度”要求,对现有课程的教学设计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在研讨过程中,教师们各抒己见,对“两性一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教学能力和创新意识有效提升。相信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教师...
16
9月16日下午,机械工程学院在石鼓校区二号报告厅召开2026届毕业生就业动员会。学院党委书记鲁海涛,院长高晓龙,副院长李旭波出席会议。学院党委副书记席璇方主持会议。高晓龙在作动员时指出,学院已将 2026 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列为当前重点任务,将从两方面为学生就业提供坚实保障。一深化校企合作机制,持续拓展优质就业岗位资源,全力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二是优化就业指导服务体系,通过开展个性化帮扶活动,切实提升毕业生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