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各单位:
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教育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要求,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教育部、陕西省教育厅相关文件规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学校本科生和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动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原则
(一)“育管结合”原则
遵循内因外因有机统一的辩证规律,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形成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学风建设格局,既通过教育引导激发学生刻苦学习的内在动力,又通过严格管理构建学生行为养成的外在规范。
(二)“质量提升”原则
聚焦质量提升,始终把夯实学生专业基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
(三)“问题导向”原则
围绕学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症施策、靶向治疗。坚持在探寻问题成因上下功夫,在破解问题对策上想办法,在建立长效机制上求突破,有效解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目的不明、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氛围不浓等问题。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学习浓郁氛围
1.加强学风宣传阵地建设。广泛利用学风建设专栏和微信、微博、网络等新媒体,大力宣传学风建设成果,总结、推广学风建设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宣传学风建设优秀典型和先进事迹,营造“人人参与学风建设、人人建设优良学风”的良好氛围。
2.创新学风建设载体。通过树立身边看得见有影响的先进典型,举办学风故事宣讲会、考研考博经验交流会、学科竞赛成果展示会、海外留学经历分享会等活动,弘扬主动学习“正能量”,激励学生奋发学习。
3.打造学风建设精品活动。通过“博文杯”校园文化艺术节、“明理杯”学术科技节、“文理自强之星”励志讲坛、石鼓读书会等品牌活动,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学工大讲堂等特色活动,大力支持选送学生参加国内外高层次学科专业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等竞赛活动,营造浓郁学习氛围,丰富学生精神世界,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4.开展优良学风创建工作。继续开展优良学风建设月、学习型班级、学习型宿舍等创建工作,发挥好学生在学风建设中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作用,营造整体向上、各具特色的班风与舍风。
(二)做实思想引领和专业教育,激发学习内生动力
5.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学生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的作用,完善学生思想教育和素质教育体系,深化学生健康成才成长教育,教育引导学生“立德、立志、立身”,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崇高学习目标。
6.深化专业思想教育。本科生方面:一是抓好一年级学生适应性教育和专业认知教育,通过入学教育、学业规划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树立专业理想,提升专业认同。二是抓好二、三年级学生专业技能培养,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实践教育,使学生夯实专业基础,培养专业品质,提升专业精神。三是抓好四年级学生就业观念与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就业创业教育与指导,使学生不断提高就业综合竞争力,提升就业质量和层次。研究生方面:要通过课程教学、实习实践、科学研究、学位论文撰写等方面提升专业素养,增强创新能力。
7.深化学术道德教育。一是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和教育学生自觉遵守科学道德,主动维护学术尊严,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二是在学生学位论文和科研活动的指导等工作中,注意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引导学生遵守学术规范,坚守学术诚信,完善学术人格。三是在各类学习学科竞赛中,加大对作品原创性的要求和规定,使诚实守信成为学术习惯。
(三)搭建学风建设平台,创建学习优良环境
8.搭建立体化学生发展平台。一是坚持学业和能力并重的原则,完善研究生、事业单位人员、招教、公务员、司法等考试的指导服务,引导学生踊跃参加研究生、职业资格、职业技能、雅思、托福等考试,进一步提升学习能力与综合素养。二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实训和科学研究,完善学业导师、项目导师等多样化的导师制,引导促进学生与专业教师的交流,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三是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省、市等组织进行的各类学科及单科竞赛,完善竞赛组织、奖励、考核等措施,进一步提升专业学习兴趣和专业技能。四是鼓励帮助学生参加国际交流活动,拓宽学生外出学习机会和渠道,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为学生成为国际性人才提供大力支持。
9.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一是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与专业核心课程相融合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开好创新创业课程。二是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学科专业优势,建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三是结合专业学习和能力提升,办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四是组建优秀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建立创新创业导师库。五是举办创新创业论坛,开展优秀校友、优秀企业家进校园等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10.搭建学习帮扶平台。一是开展融思想教育、学习指导、成长服务为一体的“三秦教师结对帮扶”活动,帮助贫困学生解决制约学习的各种问题。二是支持学生开展朋辈学业帮扶,鼓励有条件的学院组建研究生和本科生互助平台。三是开展精准助学,用好国家助学政策,同时积极争取社会资助,解决学生学习后顾之忧,以助学政策激励学风。
11.构建环境支持系统。一是进一步优化图书馆、教学楼等学习场所的条件,创造更加舒适的学习环境。二是开辟考研自习室和阅览室,建立考博考研图书资料室,满足考博考研学生的需求。三是开展考研明星宿舍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强学生公寓学风建设。四是加强学习信息化平台建设,打造优质学习资源汇聚的网络社区,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好的条件。
12.加强第二课堂活动。一是深入推进“第二课堂成绩单”建设,将“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纳入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二是进一步加强学生社团管理与指导,坚持以学风建设为导向,重点鼓励和扶持理论学习型、科研学术型及创新创业型学生社团发展;严格规范社团活动,紧紧围绕学风建设和综合素质提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社团活动开展不能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三是按照“突出知识积累、强化能力培养、注重素质提升”的思路,精心设计和开展富有学术气息和专业特色的课外活动,提升校园文化活动质量。四是持续强化专业教师对第二课堂活动的指导,提升活动的学术含量和文化品味。
(四)加强制度建设与日常管理,养成学习良好习惯
13.强化学风制度建设。一是学校做好学风建设的顶层设计,修订和完善学校关于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制度导向促进优良学风形成。二是各学院要根据《宝鸡文理学院关于加强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结合学科专业实际制定学院学风建设实施方案,细化落实学校关于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三是教务处、研工部(学研处)、人事处要配套出台关于教风建设、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意见,以良好的教风、师德师风带动学风。
14.强化学生日常管理。一是加强学籍管理,进一步规范注册制度,明确休学、复学、退学、降级等学籍变动的流程与要求,做好学习预警、学业警示、转专业等工作。二是强化学生上课纪律和考勤管理,定期开展学风专项督查,落实考勤制度、作息制度,严查旷课,杜绝上课迟到、早退、玩手机等现象。三是加强晨读、早操、晚自习管理,严格执行低年级学生晚自习制度,鼓励高年级学生到图书馆和公共教室自习,鼓励专业教师定期深入自习室,做好学业困难学生的指导。四是加大学风违纪学生的处理力度,对违反课堂纪律、抄袭作业、考试作弊、论文作假等学术不端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五是加强学习过程考核,严格考试纪律,严把毕业出口关,增强学生学习危机意识。
15.强化教学管理。抓好教风建设和教学质量监控工作,落实各教学环节督查制度、干部听课制度、课堂考勤制度、毕业生资格审查制度等,建立教师联系学生制度、学院联系家长制度等,明确教师在日常考勤、教学组织、课堂管理和成绩考核中的主体责任,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与目标管理,增强课堂教学活力和吸引力。
(五)健全完善相关机制体制,构建学风建设长效机制
16.加强学风建设组织领导。学校成立由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分管学生工作、分管教学工作和分管研究生工作的校领导为副组长,学工部(处)、研工部(学研处)、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党政办、宣传部、团委、招生就业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人事处、科技处、社科处、后勤管理处、图书馆、后勤集团等相关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党政负责人为成员的学风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全校学风建设的领导与协调。各学院成立由党总支书记、院长任组长、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教学副院长和科研副院长任副组长、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为成员的学风建设工作小组,负责本单位学风建设的组织实施。学工部(处)、研工部(学研处)、教务处作为学校学风建设的责任单位,具体负责学风建设的规划、组织实施和日常检查监督,各职能部门要配合好全校学风建设工作,积极构建“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协同配合、学院主导负责、师生共同参与”的学风建设工作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为加强学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17.完善信息反馈机制。一是完善学生信息员制度,通过学生信息员及时反馈学生学习诉求。二是深入开展“四进两联一交友”活动,通过辅导员、班主任进班级、进宿舍、进食堂、进网络,联系学生、联系家长,与学生交朋友,加强班主任与辅导员、任课教师及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深入加强学风调研,为学风建设提供决策参考。三是实现教务管理系统与学生管理系统的信息互联共享,协助班主任、辅导员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做好成绩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引导。四是各学院要定期召开党政联席会议,研判本学院学风建设工作,及时有效地解决学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18.完善评价考核机制。一是学校加强对学风建设的督导、检查、评估,将学风建设工作纳入二级单位年度考核指标体系。二是各单位结合实际制定学风建设具体工作方案,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建立和完善学风建设的各项管理制度、奖惩制度、监督检查制度、考核制度,把学风建设工作做细做实。三是加强教师课堂教学的监督检查,把教风带动学风作为教师教学考核的重要内容。四是深化学生学业评价体系改革,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将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实践、科技创新等内容纳入学业评价。
中共宝鸡文理学院委员会 宝鸡文理学院
2018年1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