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自信”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思想基础,具体包括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这一思想体系由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提出,是对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个自信”的创造性拓展和完善。
一、具体内容
1. 道路自信
道路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方向和未来命运的自信。坚持道路自信,就是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的信念。
2. 理论自信
理论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性、真理性和正确性的自信。坚持理论自信,就是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信念。
3. 制度自信
制度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制度优势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适应中国国情、推动现代化建设的先进制度体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强大的自我完善能力。
4. 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自信。坚持文化自信,就是要激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自豪感,坚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共识和价值认同。
二、制度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四个自信”的重要支撑。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具有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包括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全面依法治国等。这些制度优势确保了国家治理体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四个自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重要意义
1. 凝聚思想共识
“四个自信”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有助于凝聚力量,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2. 推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坚定“四个自信”能够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四个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保障和行动指南,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四个自信”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思想武器,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全党同志应更加自觉地增强“四个自信”,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